网站首页 > 宏观经济> 文章内容

宏观经济研究:图形化的现代货币经济学框架

※发布时间:2017-9-4 16:39:59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模型逐渐被认为是现代宏观货币经济学的基础。IS曲线,菲利普斯曲线和基于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(IS-PC-MR)。模型的图形化展示能使现代宏观经济学更容易理解,且对于解释中央银行的优化行为非常有用。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看到并记得其中重要关系的来由,因此能够改变决策者和私人部门行为的假设。为了梳理从一个均衡到另一个均衡变化的经济过程,学习者必须像决策者一样进行前瞻性思考。

  阐明在不同种类的冲击下主要变量是如何相关的,是基本的宏观经济模型的主要任务之一。首先,我们先假设发生了通胀冲击,使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。则菲利普斯曲线上移,和MR曲线的交点从长期均衡的A点移动到C点。央行提高稳定的实际利率以控制通胀,总产出下降。央行的政策使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下降,菲利普斯曲线下移,与MR再次相交,通货膨胀率下降,产出回升。长期来看,在央行持续的政策动态引导下,经济沿着MR曲线逐步回到长期均衡点。

  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也会通过通胀惯性和时滞传导。假设发生了正的需求冲击,使IS曲线上移。产出的增加作用于菲利普斯曲线,使得通货膨胀率上升。这央行必须沿着菲利普斯曲线提高利率,选择下一阶段最优点。而其后的分析,则和上述通货膨胀冲击类似,与单纯的通胀冲击不同的是,需求冲击会永久性地提高均衡的利率水平。对于央行而言,凸显了时滞和预测的关键作用:总需求变化预测越及时越准确,央行就越有机会抵消掉这种冲击并防止中经济的通胀预期。

  正的供给冲击与最初的通胀下降和产出提高有关。而相比之下,正的总需求冲击是最初两者的同时上升。正向的总供应冲击,降低了均衡失业率从而提高产出水平,使菲利普斯曲线右移。通胀下行,而其后的分析,则和上述通货膨胀冲击类似,只不过方向相反菲利普斯曲线下移,央行降低利率防止通缩,总产出上升,央行再逐步提高利率,引导产出和通货膨胀沿着新的MR曲线达到新的长期均衡点。利率永久性地降低了,而均衡产出则永久性地增加了。

  推荐: